微信

English
 

【学校主页】我校研究团队定义一种新的抗体中和机制

时间:2019年12月11日

来源:

浏览:

中和抗体是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一类免疫球蛋白,也是疫苗发挥作用的主要效应分子。目前已知的中和抗体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阻断病毒-细胞相互作用和介导免疫调理作用。最近我校夏宁邵教授团队研究结果揭示了一种由抗体诱导病毒原位崩解的中和新机制。

研究者通过截短戊型肝炎病毒(HEV)衣壳蛋白(E2蛋白)免疫筛选获得可直接裂解病毒的中和抗体8C11,发现该抗体结合在病毒衣壳表面棘突(spike)的侧面位置,将产生与邻近病毒衣壳区域高达~7,700Å3(抗体的抗原结合片段体积~18,660Å3)的空间重叠碰撞;抗体与HEV类病毒颗粒(VLP)作用15分钟时颗粒外面部分呈无序状态,而内核保持不变,作用2小时VLP完全裂解;抗体与天然HEV病毒粒子作用时,病毒基因组逐渐暴露,最终裂解成难以被超速离心沉降的组分。与其他抗体阻断完整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或介导免疫调理作用相比,这种中和机制直接破坏了病毒完整性,研究者形象地形容8C11抗体像一把“刺刀”一样撬开了病毒坚固的外壳。

8C11抗体介导物理碰撞的病毒中和机制和诱导类8C11抗体策略的模式流程图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抗体的直接物理碰撞中和机制,并提出诱导这类中和抗体的方法,有助于病毒保护性抗体和疫苗设计,适用于多种病原体,而不仅限于戊型肝炎病毒。值得一提的是,夏宁邵教授团队历时14年自主研发成功的戊型肝炎疫苗(益可宁Hecolin)于2012年12月在我国上市,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获准上市的戊肝疫苗,其有效成分就是基于E2蛋白进行设计的重组颗粒性抗原(HEV p239蛋白),开创了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的先河。

12月9日,该研究以“Viral neutralization by antibody-imposed physical disruption”为题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发表。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宁邵教授、李少伟教授和顾颖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郑清炳博士、硕士生蒋婕、博士生何茂洲和郑子峥副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海峡联合项目和面上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传染病科技重大专项等资助了该项研究。

文章链接: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12/06/1916028116。 

(bet体育365官网正规 欧明展)

上一篇 下一篇